应届生如何在简历上适当“吹牛”🐮?
吹牛有风险,适当的包装还是OK的,尤其对应届生来说。下面我就来手把手的教你怎么正确的写简历吧——
1、必备模块
个人信息:姓名及联系方式、求职意向等
教育背景:高中部分不用写,从大学开始写,成绩好的一定要用数据写明;可以列出与求职岗位匹配的主修专业课程;写清楚自己的入学毕业年份。
实习经历:有实习经历比没有实习经历好;没有的下文会继续将如何写
在校经历:重要程度仅次于实习经历的模块。
证书技能及其他:专业必备的证书、技能等都是很重要的,许多技能甚至会成为简历筛选的标准之一。
2、可写可不写的模块
自我评价:如果你只能堆砌“吃苦耐劳”、“活泼开朗”这样的四字词语,就不要写;
其他特长/技能:与专业技能无关的,对求职没有太大帮助的,与意向岗位无关的这些技能最好不要写;
兴趣爱好:如果没有啥有意义的成果输出,就不要写。
3、在校经历
作为应届生,我们几乎都没有什么社会工作经验,这个时候可以选择用校园经历弥补经验不足的短板。
✔ 首先是我们参加过的校园活动。详细阐述在校期间筹备过什么大型活动,主要担任什么角色,具体做了哪些工作,最终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效。充分凸显你的组织能力、策划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及其它闪光点,这都是你校园活动的成果输出,是对你个人能力最好的印证。
✔还有我们参与的社会实践项目。社会实践是对学校理论知识学习的有益补充,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经验是区别于你与其它学生的价值界限,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会有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你的实践成果就是展现你个人能力最好的证据。
✔大型比赛或志愿者活动等。在校期间你参加过的各种比赛,例如数学建模比赛、英语口语大赛,专业竞赛等都能从侧面体现出你的能力与价值。另外,如果有参与过志愿者活动或创业活动等都可以写进你的简历里,这些有意义的经历都会给你的简历加分。
4、实 习 经 历
每年毕业季都是求职的高峰期,对HR来说,他们每天都会面对许许多多的简历,如果你的简历没有重点,很容易在第一轮就被淘汰图片
所以,简历的正确打开方式应该是:
(1)以数据为基础,结果为导向反应结果
绝大多数的HR都希望看到候选人是对工作结果的总结,而不是工作内容的描述。
比如当一个实习生每天的工作都只是装订和打印时,他可以把这件事说成:
✘ 原简历:实习期间负责装订和打印文件。
✔ 修改后:在实习期间装订500分文件,没有漏掉任何一页内容,全程零失误,保证了会议的顺利进行。
(2)将实习经历好好润色
许多同学的表达能力是真的匮乏,只知道老实巴交地在简历上写出:我在哪里干了什么。非常干瘪,丝毫没有吸引力可言。实际上,要用经历去说明经验。
✔ “在什么项目里,承担什么角色,负责什么任务,具体做了哪些事情,带来了什么样的成果”(其中成果部分,还是要用数据去说明)。
比如,实习期间整理考勤表格,在4小时内完成245人的数据录入,提前完成....
有数据的支撑,你的能力自然就能得到体现。再次提醒大家写完一定要检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