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慨 | 国企私企的风格差距也太大了吧
我只拿自己亲身经历比较,不开地图炮
曾经入职的某上市私企:
6.30起床洗漱化妆,7.00上地铁,8.00下地铁买早饭,8.20进公司打卡吃早饭接水,8.30开会培训,9.00准时上工,高强度工作,12.30吃饭午休,13.30准时上工,18.30今日kpi考核ddl,达标吃饭,没达标继续干。
【合同工作时间是9.00-18.30,其实没有一个人能踩点上班,都是8.30前来,最快7.00后走,9.00下班大有人在。】
19.00吃完晚饭,补kpi整理方案和名单,20.00弄完明天的名单就能走了,但是,通常领导会留你开会到21.00,说加都加到8点了,再坚持一下,美名拿加班35块补贴。其实开会也没什么新鲜,换着花样催kpi和业绩,不好时骂人。我到家通常22.30了,火速洗漱完23点睡,明天6.30起床。大小周,遇到月底无条件加班,几乎属于单休,有时单休还得去公司。
设置了个领导,上班就是专门盯梢,看出合同情况,看人偷懒没,及时汇报,根据工时排名,工时末位也要定期谈话。你停下来工作整理方案,他都会盯着你看,意思让你一边打电话一边发邮件一边手里整理方案。随时要表现出很努力,很上进,很搏命,我们比赛加班,才是zz正确。
现在呆的某央企:
【🐉断,项目对口,利run高,水非常深,而我只是个边缘人,岗位也不具备普适性,打工仔,染指不到利益中心。出于某些目的,来此体验一下,不打算在体制扎根。下列只是单纯作分享,诸君见仁见智。】
7.30起床洗漱化妆,8.00上地铁,9.00下地铁吃饭,9.30上班打卡,10.30用手机点午饭,11.30午饭时间,外卖到了吃午饭,中间晃两个小时,下午13.30上班,下午开会,开完会,整理一下,点的下午茶到了,喝点下午茶,聊聊八卦,看看新闻,5.30准点下班。
【工作量比起之前十分之一都不到,很快搞定。到点就走,没人逼你,开会是最重要的,如果不是开会,在这加班都属于傻缺,双休。】
领导就是到点赶人,赶人吃饭,赶人下班。没给我派活时,就说看文件看系统学习,大把时间可以弄自己的活。
本奋斗逼枯了。曾以为努力就可以........然而搏命的努力并没有给我赚多少大钱,反而带来了心脏病,很努力,很出色,因为存在猝死的风险,被私企老板无情抛弃,0补偿自费手术。
单纯的努力,跟阶鸡、起点、选择相比,简直就是........😅。后三个是稀缺资源,努力是其中最不值钱的😄
Pls.还是有所取舍,我呆的国企重在人际交往和尺度,事本身难度很低,难在人,梳理关系与沟通技巧,特别微妙;我呆过的私企(上市公司独角兽)重在业务能力和效率,相比之下不是特别care人际(活儿干得好帮公司赚得多,你横着走都行)。先到私企可以磨炼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执行力,到了国企学习摸鱼、甩锅、处理人际关系。
我个人觉得,在体制好的岗位虽然悠闲但要想退路,保持个人能力的警醒,如果有一日裁员,派系斗争牺牲,自己的能力和体力能否跟得上私企压榨的节奏;私企搞定了做事能力也不够,必须待人接物做得好才能爬得更高,私企一线岗看能力,中高层还是跟国企很像,不仅看业务能力更要做好social。
不过呢,做好以上并不代表万事大吉。只能说,你这方面具备飞起来的能力。至于你是不是真的能飞起来,飞多高,还有许多其他关键因素决定....这些因素你无法控制,但它们才是划分成功主角和陪衬者真真正正的分界线。
去问很多富豪发家史,他们都会着重强调:以前有多苦、多努力、多坚持,他们说的也许是真的,让人的关注点都停留在这上面,让人觉得,原来我照他这么做,我努力,我坚持,我也能行;也隐去了这些促成事件最最关键的因素——这些因素也许没什么技术含量,更不具备普适性,却是极其关键且无法宣之于口的。你做好了95%的努力准备,没有那5%的东风,一切等于0;相反,那个人做了90%的准备,却有10%的东风,他就成了。局外人来分析只能流于表面,这个95%,那个90%,为啥多的不能成?根源其实不在这里啊!
越往后爬可能越感慨,能力强于自己的,可能还没有自己高,或者相反。这世界本就是混沌的,找出一成不变的制胜法则其实很难,只能说,尽量去适应和学习吧。
薪水差不多相差1~2倍吧。也不是光看薪水,上班的心情,对健康的影响,自身的发展不同。
【前份工作落个心脏病,室早4w多,出现了心悸心慌,但为了赚钱坚持着,估计再坚持段时间能猝死】手术5万,自费2万,不知道有无后遗症。这份倒没有性命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