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这5种公司千万不能去!教你学会识别不靠谱的公司
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找工作时哪些公司不能去。
找工作要有识别好公司的能力,也要有识别不靠谱公司的能力。
那今天我们来谈五种不能去的公司。
01
离职率高的公司
离职率过高的公司就不要考虑了,这种公司要么是待遇不好、要么是晋升机制不完善。
离职原因无非就是待遇不匹配,公司过分压榨,成长空间受限,团队氛围不好、个人原因等方面。
除了类似销售性质的岗位,因个人因素或能力有限,无法坚持下去跳槽较为频繁的。
其他的岗位若是离职率也是居高不下,证明这个企业的内部管理存在极大的问题。
具体如何辨别呢?
可以在面试的时候,向人事提问目前公司员工的平均工龄是多久,内部的晋升机制,带你的师傅在公司的年限、以及他主要负责的工作内容。
当然也不排除人事为了让你能到公司报道,而美化数据。
所以在入职后也要向身边的同事了解一下,看看大家的工龄和人员的流动性。
如果流动性太高,建议不要耽误太多时间,及时止损。
02
灰色产业
灰色产业的公司不能去,这些企业都是在法律边缘试探。
灰色产业有哪些呢?
比如金融行业的暴力催收,企业卖个人信息给保险从业者,还有一些通过微信冒充女孩加好友推荐贵金属产品的。
之前做过催收的小朋友就有表示,精神状态和心理受到了影响,已经失去了刚毕业奋斗的激情和朝气。
另外像给企业研发产品的人员,因所研发的产品属于灰色领域的,也被公安机关抓获了。
所以在面试的时候询问一下,公司做的具体业务就非常关键!
类似这样的公司很多都是高收入的,但不能因为收入高就让自己冒着法律相关的风险。
03
不交医社保
医社保属于国家强制规定,要求企业必须缴交。
若是企业连社保都无法给员工交,可以猜想他们的其他制度也不是很完善。
这种公司不能去,连员工的基本保障都没有,这样的老板只会考虑自己不会考虑员工的。
即使你入职后表现的很优秀,未来也不会有太大的发展空间。
试用期的员工也是必须缴交五险,也存在有些企业流动性相对较大的,选择转正后才给交,并且不会补缴,这都是不合法的。
另外因大学生实习与单位并没有成立事实劳动关系,所以单位不需要为其缴纳社保。
04
不签试用期合同
试用期合同不签署的,这样的企业,也是连基本的规章制度都没有建立。
从老板的角度来说,这样的老板也是基本的法律意识都没有。
劳动法规定,自员工入职之日起一个月内要签订劳动合同,试用期也包含在劳动合同内。
若是企业没有签劳动合同,员工可以要求公司赔偿。
有的企业可能认为,试用期只要你有一点让我不满,我就让你走人。
因此在面试的时候,要和人事确认,试用期多时间、转正标准、试用期薪资等等。
05
办公地点在小区里
在小区里办公的企业一般都很小,虽然我们知道也有一些大企业是从小区里走出来的。
不过我建议你要好好评估一下你自己,你加入这样的企业后,对你未来的发展有多大的帮助。
如果说你对这个企业的老板非常的认可和佩服,我建议可以。
但多数情况下,还是建议你换一个大点的公司,对自己的发展更有保障一点。
另外再补充一点,如果是在小区办公,也要问下公司成立的年限。
若是初创的企业还情有可原,但若是已经是成立了几个年头,仍是在小区里的。
即使老板再能说,你也要擦亮双眼。
受大环境影响,今年的工作相比前几年会比较难找一点。
但是也不能为了找工作而找工作,找工作要综合多方面的考量。
我们心中要清楚,哪些工作可以尝试,哪些坑是可以避免的。
若发现公司苗头不对,最好是趁早抽离。
趁着现在还年轻,试错成本不高,及时止损。
现在我们这代人基本都不是一家公司工作到老,但也不是几个月换一份工作。
我们希望在每份工作中,都能得到成长,而不是从一个坑出来再跳另外一个坑。
作为过来人,还是希望找工作的小伙伴们,能少走点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