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YC行业G省G市第一部分招录
该文是我5年工作历程第一部分
一、Recruit and offer(招录) 2015年上半年,我即将迎来USTC工程硕士学历毕业(本科四年经管类一本),在前一年的offer基础上,我继续每日例行浏览应届生就业网,1月下旬,一条G省某国企机关应届生校园招聘的消息印如眼帘,彼时就业态度是能投尽投,充分掌握选择主动权,该招聘需求分为经管、工程、信息等几大类,985应届硕+党、干优先,几大硬件匹配,按链接投完信息作罢,很快忘却,毕业生生活继续,3月,接到该司通知,初审通过,要求前往G省参加下一阶段考核,包食宿,考虑到G省是我家乡邻省,虽从未踏足,也欣然前往,只出一个交通费,来一次毕业旅行,回想到此,笑叹自己羡慕20多岁时的无忧无虑和精力旺盛。学校与G省间隔,26小时的K火车硬卧旅程,一路平安,但进入G省境内时,第一次看到婉转而曲折的地形、斑秃的山石、低矮或未砌外墙的房屋,可见比中部省份更落后,到达G市,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前所未闻,新奇的探索过后,入住到主办方招待中心。
接下来的三天是紧张的笔试、分组讨论、现场提问环节。签到环节,在前台扫过人员名单,绝大部分的海龟和985硕,七八十个人,感到亚历山大,但我告诉自己此行目的在于体验,我心已意向家乡某国企,已签约实习,主办方要求的各环节,按部就班完成即可。
第一轮笔试结果到最终只有耳闻,未正式公布,第二轮分组,无领导小组面试,此处称“领题调研”,有选组长、发言和汇报,但比起江湖传统,少了些厮杀见红,小小的映衬YC行业的安稳。面试结果并未公布,是1-2个月以后才知道。最后现场提问,七嘴八舌说些有的没的,大家内心千呼万唤,一勇士才正式提出要透露薪酬,但此时是人事副处控着场面,对着一群生瓜蛋蛋讲上一通,没听到实质。
回到2015年3月,面试结束后就回学校了。5月接到G市通知,G省国企机关不录用,已录满20个人,把我转到下属G市公司,待分岗位,问6月是否愿意前往面谈,我答“路途遥远,不想再面试了”,市级人事解释“不是面试,是面谈,已录用”。去看看情况,再收一个offer,多一个选择,何乐不为。再来G市才发现,除了省国企机关要的人,剩下未录用的分几批转给下属各单位接收。
所以,博主当年情况特殊,YC行业各省招录普遍做法都是先公布岗位,再报名。某省只招应届,某省与公务员考试同行,招录有多有少,各年份各地情况不一。
6月来回一趟,市级也未问到薪酬水平,只有外界传说。收到offer,拿在手里,并未改约,家乡通信商国企YD在我心中分量很重,但我对YC行业实在很好奇,其他的offer陆续回绝,只剩这两家左右抉择。6月底回家,家中已快陷入绝境,积蓄微薄,父母失业,居住环境破败,关系不和睦,父母辛苦,我又何其无辜,出于对未来的良好预期,我先执意让父母搬到一个租金5000元的两居室,窗明几净,我只求回家能有个自己睡觉的房间。在新租的房子里左思右想工作的问题,父母不会给建议,“反正是你的路”。
当时面对家庭环境有些失望,外界传说的YC行业非常美好,我想父母也不知如何是好,我身后空无一人,便选择离家而去,7月6日,家乡省国企报到处打电话来,我说已有其他选择,就此别过了最初的爱。
7月12日,启程到G省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