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证制作简历的安全性和流畅性,建议您使用Chrome浏览器进行访问
Vbaby_S 学校
APP 内打开
3
21
68

干货 | 希望你们看完不再害怕群面!!

首先说说我的群面经历吧,我在经历的各种行业10多次群面中,都顺利通过了(我参加过的群面包括500强快消,四大,银行,互联网,所以觉得我的这些经历还是有那么些普适性的,当然腾讯那种12清北选1天选之人的产品岗,我有自知之明压根就没投过,这里就不发表拙见了)回顾复盘觉得表现得还不错,但绝对没有也不需要做到艳压众人的程度。对,你没看错,想过群面并不用表现的那么完美,如果能针对考察点做出该做的,就有很大通过的可能性。所以我先抛出我这些群面经历的过程中得出的一个结论:大部分群面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至少相对于群面之后的单面和技术面来说,群面甚至有更多可以通过系统性训练提升的办法。所以还请跟我一起耐心的看下去,每个部分都是血泪经验总结的干货,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起启发。


那这篇文章下面以这么4个方面来帮你逐步剖析群面


1. 群面的面试逻辑(知己知彼,方能从心理上战胜对群面的恐惧)


2. 群面的常规角色(正确理解群面角色划分,在正确的场合)


3. 最常见的几大群面类型,不同群面类型有什么样的特点,如何针对特点针对性发挥自己的贡献(文末有链接提供我之前所收集整理的各类真实群面材料,有地产,互联网等)


4. 群面的准备和高效学习方式(亲测非常有用)


一.首先我想让家了解一下群面的逻辑,群面其实就是在这个供大于需的求职背景之下,相对来说一种最有效率的一种面试模式,这里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笔试,相信大家都做过笔试吧,是不是有些笔试做的时候那个感觉叫做一个难,我记忆最深的就是中国银行省管培生的笔试过程,一场笔试耗时150分钟,尤其是后面关于银行业专业问题部分的试题我基本全是蒙的。我自己唯一觉得好好再认真做的也就是英文阅读题了,但是就是这样,我的笔试也过了。那大家结合一下自己之前的笔试经历想一想是不是这样的呢,也就是说笔试作为筛选简历后的第一关,它只需要完成它既定的筛选人数指标就够了,比如一个公司的招聘系统在秋招之前就制定好了在笔试这环节要剩下多少的求职者这一个目标。那么其实只要你达到了通过的最低标准,那么就可以顺利通过到了下一轮。


那么群面的底层逻辑其实也是非常相似的,大多数群面仍旧是一个高效汰劣的过程,对于细节的把控并没有那么严格。就像群面的通过率其实也并没有掐的很死,是会灵活变动的。也就是说你在群面考察能力的机关环节都准备到位,并且面试正常发挥出准备的内容,那么自然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那在了解了群面的基本逻辑之后,我们来看看如何减少大多数人对于群面恐惧4个点。


1. 群面是参与者最多的面试形式,不确定性很大,很难保证别的面试者的发挥会不会影响到我。


2. 无法在人群中发言,容易紧张


3. 时间不够,不能很好地阐述观点


4. 害怕自己的观点不被认可,得不到赞同


那下面我分享给大家一些我去年6个月面试成长得出经验来,应该能给大家一些灵感和启发,说不定我说的哪一点可以引发你想出更适合你的方法,那我也觉得非常值得了。


针对问题一不确定性:虽然确实群面终会碰到形形色色的人,但是我们还是能够大致对面试中的各类人做出人群画像


1谈吐自信,对面试岗位有较深的理解,能对问题做出比较有逻辑的拆解

2时不时能提出很新颖有创意抓人眼球的观点

3沉默寡言的

4喜欢针对一个观点反复讨论,一定要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


当你了解了你会面对到的面试这类型之后,去针对每一种类型得人做出合理的应对,那么不管具体的面试者是谁我都有解决矛盾冲突和合作的办法,那么心里就有了更多的底气对不确定性的恐惧也就没有那么大了。那有些同学会说,道理我都懂就是做不出来合理的应对行为怎么办?别担心,我也有过相同的经历,我会在第三部分群面学习力进行我的方法分享


针对问题二紧张:首先这个心理学的问题还是要以心理学的角度去理解这个感受,去理解紧张是每个人的应激反应,先去接纳他然后想办法去转变看法将紧张转化为兴奋感。Emm,紧张这个问题还是更建议大家去知乎搜索相关文章。但我的经验是当我对紧张感的来源和他到底是什么之后,你就没有那么怕他了,归根结底无非还是你对于紧张这个情绪未知的一种恐惧。


那么另外一个克服紧张的方式就是决心,决心是你正面面对困难最好的方式,很多人包括我也经常感觉到面试的不公平,抱怨我缺少一个机遇,认为自己如果拿到这份工作一定能工作的很好。但是通过面试那就是我做好这个岗位最基本的一步啊。我用了大半年的求职过程和一年的工作经历现在才有足够的决心,但是我还是希望,如果可以的话,就在现在下定决心。相信我如果你有了足够的决心,我下面所说的一切对你来说不就是一道道解答题而已


另外这里还有一些个人小tips,就是那进入真实线下群面过程中,在开始之前通常有一段几分钟准备的过程,你也可以看到不同人对于紧张感的释放方式,这同时也是一个拉近大家距离感的机会,比如紧张时互相对视微笑。这些小举动也能消除一些或作过程中,社交方面产生的紧张感


针对问题三和四

其实常见的群面问题通常是四大类,并且群面的形式和时间安排通常也是一致的(5分钟看题,30分钟讨论, 5分钟总结结论),所以群面问题的推进是有一个比较常见的套路,就是类似一个完善思维导图展开的模式,所以我们可以在这个过程中针对我们的长处进行发言,减少暴露我们不必要的不足。更详细的解析会在本文第三大部分给出。


另外千万千万记住群面在面试者互相竞争的同时更是一种面试官对你们合作能力的考察,所以群面主要考察你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软实力


花了这么多时间去介绍群面,目的就是想让你知道其实群面也是一种可以拆解成各种能力细节的考察形式,它并不是无迹可寻的模式。相反如果我们能深入理解并训练这些能力。我们在群面中的优势会是非常大的,因为还有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理解的群面是对自己平时各项综合素质的短时间体现,那是否能通过群面则是富贵在天生死由命了。


二.群面扮演的角色


关于群面扮演的角色,大家可能在很多群免攻略中已经有了很强的概念了,常见的说法有以下五种


1. Leader 负责主持群面的整体流程,带领小组合作完成题目。具体展现能力的地方例如,帮团队搭建好一个思路明晰完整性强的框架,这样团队就有更清晰的思路在这短讨论时间内要做那些事情


2. Timer 负责把控群面讨论环节,在有限时间内达到试题中的既定要求。 牢记牢记Timer可不是简单的计时工具人,虽然确实在群面中会遇到整点报时的人,但他对于这个角色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其实这个能力标签下所需要的能力是在团队在对于某一个细节方面的问题讨论到深入的时候,你能及时让他们注意到我们整个群面情景下其他的任务,以大局观的角度去适当的在某些方面做出妥协


3. Contributor 贡献针对题目所描述问题最有建设性方案的人。其实我觉得这个角色相对来说是最难的,因为群面讨论的话题不确定性还是比较大的,你很难保证在每一个话题下面都有很好的想法并且提供出有依据的论述。但是每个群面中的contributor这个角色确实非常重要的,所以我的经验是你定位出该次群面中那一两个contributor然和发挥其他角色的能力,引领contributor更好地为群面过程做贡献。


4. Recorder 记录小组讨论的中团队提出的重要信息。在真实场景中,优秀的record和leader一样是要具有非常清晰的逻辑条理的。并且能关键时候提出你记录的有用信息去把控讨论的走向。如果leader更像是大居上的引领者德华,那么record则是细节上的把舵者


5. Reporter 总结者,大部分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最后都会要求团队成员对讨论得出的内容进行汇报,那么reporter就是承担这个责任的人。但是一个好的reporter是非常难当的。我有见过很多自告奋勇的reporter只是把recorder记录的内容读了一遍,甚至因为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不准确,遗漏或者曲解了很多意思,那这就不是一个好的总结了。


所以以上的这几个主要的角色可以看到有很多交叉之处,这很正常,这里我想说的是群面中的角色只是对于面试中想考察的具有某项能力的人的一种贴标签的行为,本身是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群面中可能需要的能力,而具象化出来的一种结果。但可能却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尤其是一些之前没有参加过群面但是熟读各种群面攻略却没有进行深刻理解的同学。这部分同学可能看了一些群面攻略之后在自己的第一次群面中就想好好发挥攻略中的小技巧,从群面一开始就把所有重心放在如何抢到重要的角色例如leader和timer。那我见过有的同学甚至在审题结束之后第一个发言:”我想在本次群面中担任timer的角色”.但确实,在没有真正经历群面的时候,我也有过这样的想法,攻略中所说的抢角色很重要,但是到底怎么样才能担任攻略中所说的重要角色呢?我想大部分还没有群面经历的小伙伴可能也会有类似的疑问。


其实真实的群面中,你的表现甚至完全可以被认为以上所有角色的叠加,一个人承担所有的角色。当然这没有必要,因为群面并不是严格排名的面试流程,如果什么什么角色都想承担,倒可能出现顾此失彼的问题,所以具体情况还是需要权衡。所以千万不要因为以上角色的分类就束手束脚。对于无领导小组讨论我的理解是,以合作的方式,从每个角色所对应的能力要求出发,在讨论中的关键节点,创造题目描述情境下的价值。切记合作,情境和创造价值。


至于具体怎么更好地展现出四种角色在群面中的贡献,我们还要对于群面常见的题目类型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做出针对性的对策。另外在第四大部分的群面学习提升部分里面会介绍一个非常有沉浸式体验感的方式去提升,我的亲身经历觉得非常管用。


三.群面常见的几大类问题


1.优先级问题----出现概率非常大,在不同行业领域面试都容易出现的,因为这是工作中最常使用到的一个问题,也是非常基本的一个问题。问题本身与行业不一定有关联


以下是优先级中其中两种例题



最常见的两种优先级讨论问题


虽然他们的底层逻辑是类似的,但是碰到这两种题目的时候我们在解答时,或者说在有限的小组讨论时间内,我们不同流程时间的分配上会有一些区别


1. 第一类从多个项目中选取较少的项目,那我们除了要花一部分时间确认出5个选项中处于前2位优先级的事项,与此同时我们还要针对选出的项目进行一定的方案设计。


2. 第二类则是从相对更多的选项中进行排序并给出理由,他的特点在于排列的顺序在群面的多名候选人之中有非常多的组合可能性,所以这类问题基本上所有的时间都会用在决定出最终的顺序。


所以如果我们对这两种小差异有相对明确的理解,那么我们就可能尽可能的根据面试官主要考察的那几个能力特点去进行扬长避短。


这里还是举一个比较简单的小例子吧,比如上图的第一类问题,在真实讨论环境中,面试者们经常会对于具体选择哪两个话题产生争论,并且谁都很难说服对方,这个时候相对来说最好发挥也是很容易吸引面试官注意的就是你去提醒大家注意题目中还有另外的要求,需要给出措施从而去推进面试流程的进行,那么这个过程中其实你就承担了一部分leader和timer的职责。所以这里就揭示了第二部分的内容,角色能力的体现都是在你所创造的价值中,本身还是考察你的问题解决能力,这也是企业希望通过这种考察方式来判断是是不是能很好地处理以后工作中的通用性问题。


那至于具体如何推进,


1.需要面试者指出该场景下我们任务本身的优先级,给出方案>反复纠结于矛盾细节。


2.需要对于他们讨论的矛盾有一个总结性的分析,由你做出一个结论来结束这个矛盾的纠结(要成功的完成这个工作对于能力要求其实还是相当高的,首先你要对两方观点有个评判,再以一个有价值衡量的标准去进行你的阐述,这部分的话就是要对群免常见的题目去进行训练


3.给出后面方案部分的大致框架,如果可以给出你想到的方案作为一个好的下个话题的讨论开头(同时体现了你leader和contributor的能力)


有了这三方面的动作,你就很有条理的结束了纠结于不同观点的part并且很好的开启了下一轮的讨论。毕竟这种情况下,只要你的总结逻辑有道理,也很少有人再会去反驳你继续回去纠结,毕竟你已经开启了新一轮的讨论。


2.情景解决方案类问题----与面试岗位通常相关性较强,意在考察对于行业和岗位的了解程度


例题


解题思路:明确问题中行业关注的指标并且对行业的对指标的分析流程很熟悉,例如会计行业非常关注的利润作为最根本的一个指标,很多的相关内容都是以这个目的为核心二展开的。又比如互联网关注的用户留存率,也是逐步分析去进行展开的。


对于行业和应聘岗位的工作内容进行分类


这个提醒的问题中更考察contributor方面的能力,这要求你对行业和岗位本身有相对深的理解,这里推荐去寻找相关行业或者公司的金融投资报告,“百度搜索关键词 + 研报”通常都会有,金融行业对于行业的解析还是很全面的,而且与此同时,你可以可学习借鉴这些机构写报告的逻辑,很多面试的框架也是按照类似逻辑展开的。另外这里还有一个小TIPS,一定要熟记该行业和该岗位的一些经典理论和专业术语,这会使你论述的观点显得更加专业。


另外针对该类问题,leader对应的能力也是相对较好发挥的(如果你有一个好的回答框架去引导每个人发挥自己的想法填满这个合理的框架,那么一个完整度比较高的解决方案就得出了)。Timer和recorder相对和其他问题没有太大区别这里就不再细说了


3.两难题---个人觉得难度相对较大的,因为题目中强制决定了你的观点方向。并且在面试形式上也故意营造出两组直接对立竞争的状态,给人面试者的压力会相对较大。


这种题型,公司出题的目的可能是想选择较为强势类型的人,一般都是鼓励狼性文化的企业会有较大的可能,例如华为的销售岗,那如果你能观察出面试岗位的这一层需求,拿在面试的表现上那就竟可能做到强势吧。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出现比较激烈的争执。哦对了,在这种要求下,通常还会伴随着结束点评环节,面试官会随意挑选几个面试者要求他们选出本场群面中认为表现的最好的和表现的最差的面试者。对于表现最好的其实大家通常都会有比较一致的选择,在阐述理由上,就可以按照之前的四种角色所展现的能力来一一点评,如果你点评的很好也会提高面试官对你的逻辑能力和记录的观察能力的印象。那对于表现最差的选择,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冰冷的抉择,只是如果能尽可能对于他做出一定鼓励的话会比较好


对于两难题的提升方法我觉得有两方面


1. 对于一部分方案选择类的两难题,要求你对于基本逻辑的运用要更加灵活,比如拿到问题你的第一反应甚至是对立组的立场,这个时候你可能就会很慌张,觉得一定没办法说服对方。这时候你首先要明确你第一反应下的逻辑是什么,那在这个题目情景下,他的对立逻辑是什么,是不是可以展开。比如对立方的是直观的效果,那他的底层逻辑可能就是短期价值,那么你可以看一下以长期价值可持续发展角度有没有好的理由。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不合理,那么可以再考虑直接创造一个完全崭新的逻辑,比如道德伦理上。但是我所遇到的情况 ,道德伦理这种角度很难发挥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在结果上就会导致面试官感觉你一味的在打逻辑牌并且每个观点比较跳跃,这是要注意的。


2. 那么对于第二类,甚至是题目中已经给你规定好你的结论并且这个结论相对是比较空洞的,如下面这个例题:



这种非常简短并且空洞的我是最怕的,不过也不用太担心,在这类题目下,大家的表现都相对会受到一些影响。创意和对于辩题的延伸可能需要一定的积累,但是对于辩论这方面的要求。我觉得辩论类的节目《奇葩说》确实对于这方面的能力有一定的提升。那我有很多在这方面表现不错的同学也反映说观看该类节目确实能提升自己这方面的能力。那虽然这是一个综艺类节目,但是如果带着学习的目的去看,比如我之前就有针对他们的博物馆发生火灾,是救猫还是救画的论题做一个思维导图去记录他们辩论的过程,如下图,那这只是一个思路和学习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到别人思考到一些新奇的角度,还有看他们从对手的哪个论点进行挖掘,以及如何从质疑点中的一些不全面处去回击对手的质疑。这一点在面试中是非常重要的不止群面,如果我们掌握了这些辩论的思维,我们也可以更从容的面对单面中面试官的一些质疑而不至于手足无措了。


4.开放问题类


答案的范围比较广,没有特殊限制,那讨论过程中还是需要注意全面性和保持论据要有一个相对合理的逻辑。上面三个题型中的通用技巧都可以应用到该类题目


5.操作题


这类题目非常有意思了,我没有遇到过,但是我的同学在面试申万宏源证券的时候碰到过这类题,让一群面则是这玩一个积木游戏,尽可能的把积木撘的高并且游戏结束让面试者谈一下对这个过程的看法。也就是让你总结一些游戏中蕴含的一些道理。那这样的题目考察的也是你思路的一种创造性




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到别人思考到一些新奇的角度,还有看他们从对手的哪个论点进行挖掘,以及如何从质疑点中的一些不全面处去回击对手的质疑。这一点在面试中是非常重要的不止群面,如果我们掌握了这些辩论的思维,我们也可以更从容的面对单面中面试官的一些质疑而不至于手足无措了。


4.开放问题类


答案的范围比较广,没有特殊限制,那讨论过程中还是需要注意全面性和保持论据要有一个相对合理的逻辑。上面三个题型中的通用技巧都可以应用到该类题目


5.操作题


这类题目非常有意思了,我没有遇到过,但是我的同学在面试申万宏源证券的时候碰到过这类题,让一群面则是这玩一个积木游戏,尽可能的把积木撘的高并且游戏结束让面试者谈一下对这个过程的看法。也就是让你总结一些游戏中蕴含的一些道理。那这样的题目考察的也是你思路的一种创造性


其实主要还是前三类的题目出现的比较多,能掌握这三类题目并且总结出通用性的一些能力已经能对群面能力有非常大的提升了。


四,群面能力的学习提升方法。


关于准备和能力提升其实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针对行业和岗位这种宏观上的准备,二是针对面试本身,将群面的流程拆解成一个个可以单独进行研究的环节逐个击破


1.针对于行业,岗位上这种更宏观一些知识层面的学习的推荐方法:上文中其实有提到部分,就是利用咨询和证券行业对于行业和公司及相关上下游做出的分析报告去快速全面地了解行业。因为这类报告都是非常全面并且逻辑非常清晰的。然后可以再针对可能面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使用知乎等内容分享搜索平台进行细节的了解。这样就可以形成对行业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解了,拿在面试中自然也有更多的自信去展现。


如果无法找到足够的报告资源,这里介绍一个好用的报告查询软件,慧博智能终端,可以在淘宝上购买会员会比较便宜,然后就可以很好的梳理行业的上下游对这个行业有个更全面的理解了。当然通常来说百度的报告基本上也够用了。



2.针对于群面环节的学习提升关于这部分学习方法,在以上的各部分中其实都有提到一些,首先要对文章中一到三部分进行理解,当你对群面有一个比较系统的理解的时候,你同时会产生更多关于细节的疑惑。那么这个时候推荐你一个非常好用的方法,就是列出你所有关于细节方面的疑惑,带着问题去学习别人的在你不懂的这个问题上是如何表现的。这例有个非常好用的学习方式就是观看录制的群面视频,可以是真实群面的录像,也可以是人家群面训练的视频。


关键在于找出你不擅长的能力或者部分别人表现好的地方,记录下他的语言组织,反复回看他的面部状态和行为,然后记下特点。这也是视频跟随学习的很大的一个好处,相比于跳过这一步,直接去参加一些群面线下模拟,你有更大的主动权通过拉动进度条来控制你面试的节奏,更好的找出你的问题,去进行复盘。相信我,在仔细解构了几次了群面的视频之后,你一定会对之前的不懂和不擅长的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且学习到一些好的技巧,包括言语上的,框架上的,行为上的。在这之后,你就可以把自己带入到你看看视频中的群面场景,与他们一起针对问题去进行讨论,去记录每次你在关键节点上是如何表现的。然后和之前你记录下觉得好的方式进行对比复盘。


我觉得这个方式有以下这么几个优点:


1. 帮助你从第一视角的角度来感受各种面试情景下对你心理的影响,从而提早做出准备,让你对在真实的群面中减少对于未知的恐惧从而消除一定的紧张感


2. 群面是一个非常考察面试行为的过程,在观看群面真实案例并且训练的过程中,你可以很明显的观察出哪类人是你都觉得他一定能过的人群,那你对于这一类人做一个画像描绘,他们有哪些特征,他们的能力哪些是你能够学习的,他们言行中令你印象最深的言行(比如发言的方式),关键在于找出自己不擅长的能力或者部分别人表现好的地方,这样就会对你在这方面的表现有个最直观的学习方向。在这之后,你就可以把自己带入到你看看视频中的群面场景,与他们一起针对问题去进行讨论,去记录每次你在关键节点上是如何表现的。然后和之前你记录下觉得好的方式进行对比复盘。


3. 趣味性较强,有很强的沉浸式体验。这种场景式的训练方法更能模拟不确定性和多样性,我在学习的过程中明显感觉比自己一个人对着案例做要更专注。



那进入真实线下群面过程中,在开始之前通常有一段几分钟准备的过程,你也可以看到不同人对于紧张感的释放方式,这同时也是一个拉近大家距离感的机会,比如紧张时互相对视微笑。我的感受就是一定的亲和感能让你在面试中的一些观点得到大家更多的支持。那也不能过犹不及,一定的距离感同时也是专业感的部分贡献因素。所以不同场景如何表现真的是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


另外就是很多群面经验分享中说的计时员,报告者,和leader其实你真实去观察了之后会发现这都是面试者很自然的表现,不要刻意去表演,这几个角色只是对于你能力的一种画像,而并不是一种‘职位’,足够优秀,你甚至可以全部涉及。


那就先说这么多,希望我的回答能对大家有那么写的帮助。

发布时间:2021年05月20日
用户头像
我来说两句…
共 21 条评论
肖肖 西安交通大学·2022届
楼主辛苦了!感谢,帮助很大
2021年05月21日 回复
Vbaby_S 肖肖: 不谢!
2021年05月21日 回复
JoJo王颀 香港城市大学·2022届
楼主好用心,阿里嘎多(。・ω・。)ノ♡
2021年05月21日 回复
Vbaby_S JoJo王颀: 能帮助到大家就好~
2021年05月21日 回复
Xylon 格拉斯哥大学·2022届
谢谢楼主,好用心
2021年05月21日 回复
Vbaby_S Xylon: 嘻嘻~~(●'◡'●)
2021年05月21日 回复
CC酱
谢谢楼主,给楼主dd
2021年05月21日 回复
银强 海南大学·2022届
太棒了楼主!跪谢
2021年05月21日 回复
三角牛
厉害了!姐妹!
2021年05月21日 回复
子曰不可说💨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22届
好嘞!谢谢楼主😺
2021年05月21日 回复
向往鹰的飞翔 浙江工业大学·2022届
真的帮助很大!
2021年05月21日 回复
用户79544
谢谢楼主!
2021年05月23日 回复
用户ae04c 成都·2022
谢谢楼主
2021年05月23日 回复
火烤鸡腿麦芬 留学生群
谢谢楼主!
2021年05月21日 回复
射手座zh 校招群
过来人了,楼主真的干货满满
2021年05月21日 回复
韩倩云 利兹大学·2022届
给楼主点赞
2021年05月21日 回复
苏_洛 伦敦国王学院·2022届
顶一下
2021年05月21日 回复
夜溟 Beijing Automotive Group Co.,Ltd.·Summer Intern
楼主很厉害
2021年05月21日 回复
十里故清欢 四川大学·2022届
干货满满
2021年05月21日 回复
黑玄 山东财经大学·2022届
谢谢
2021年05月21日 回复
Fan F 西南财经大学·2022届
里面有些坑我踩过
2021年05月21日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