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招没有获得心仪offer,春招该如何自救?
2020年的秋招即将收尾,刷一波社区发现好几个秋招0offer的童鞋表示整个秋招没有收到什么合适的offer,最惨的还有0offer的。马上过年秋招基本上只剩下补录了,不过好在还有春招还能自救一番。我个人建议,针对明年的春招求职,如果想稳住,最好做好下面五件事,才能大概率保证春招上岸:
1.适度放宽求职方向
很多人在开始求职前,都会信誓旦旦:我一定要去四大/我一定要申请产品经理/我一定要申请管培岗位/我只考虑战略咨询公司
相信我,凡是这么想的人,都会被现实教做人。
根据我的观察,大多数候选人都会在求职开始的时候只关注自己的dream company,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简历投出去不一定很快收到回音,于是整个人开始抓狂,焦虑,开始疯狂海投各种企业各种岗位,但显然,很多人的简历并没有匹配行业要求,所谓病急乱投医,一般都不会有好结果的。
因此,如果你秋招不幸没有收获offer,请在最近这段时间好好进行一下复盘,到底你的目标方向是什么,是否可以适度放宽一下,比如你曾经只考虑互联网市场和运营类岗位,那么是否可以同时兼顾一下快消的市场部管培类岗位?如果你同时兼顾两个方向,简历是否需要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和优化?
2.还没毕业的学生,请尽快参加实习
我接触过太多的高校学子,背景相当不错,不仅成绩过硬,院校排名靠前,而且个人性格喜人,谈吐间非常具有亲和力,如果能走到面试环节,大概率可以获得offer。但可惜他们都没有通过网申环节的筛选为什么呢?问题就出在,他们的社会经历太少,几乎是0实习,寥寥几段文字也都是在班级或学生会的打杂经历,让简历的价值大打折扣,要知道,HR和业务面试官最最看重的就是你的社会活动经历,包括但不限于大企业实习,商业比赛,创业经历或校企合作经历,因为只有这样的经历能展示你的潜力,能让企业相信你是可塑之才。
因此,正是由于缺乏过硬的社会活动经历,造成这些背景良好的高校学子在求职时失去很好的机会,要知道第一份工作往往可以在视野,人脉,平台上拉开同龄人间的距离。所以请还没有实习的学子赶快走出校园,立刻通过实习提升你的简历价值
PS:这里说的创业经历并不是要你真的开一家年入千万的公司,这个对于学生来说几乎不可能。假如你开过淘宝店,做过公众号或视频号运营,不管收入多少,只要有过收益而且可以查实,都可以包装成一段创业经历,突出你自身独一无二的价值
3.信息收集好,网申要趁早
求职,首先要知道在哪里获取求职信息,我见过太多的学生,完全指望求职机构提供求职信息,花费数万元只是为了招人帮忙做点事,殊不知,机构只是在百度搜了一下,公司官网转了一圈,Copy+Paste一下就交了差,其实这些事情完全可以由候选人本人来完成。很多求职论坛,公司官网和公众号都会定期发布求职链接,候选人应该做到持续关注
信息搜集后,就要开始网申了。但是大多数学子进入大四即将毕业的阶段时,实习、毕业论文等让很多人都分身乏术,一不小心就会错过企业秋招的网申时间。而且海外的留学生们因时差问题的影响,同样极易错过网申deadline。所以,通过有效的时间管理明确各企业网申截止日期,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更可怕的是,很多人的拖延症非常严重,我见过相当多的人连一份合格的简历都要修改一个月以上,面对稍纵即逝的网申机会一拖再拖,本来计划申请120家企业,结果到秋招结束的时候统计,因为拖延症发作,只投递了不到一半的目标公司。如果面试水平过硬还好说,如果面试水平不过关,肯定是拿不到offer的
4.不要被城市,地点,薪资,待遇这些词束缚手脚
我带过的1千多个孩子里,相当多的人特别看重城市和薪资。其实这个很好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向往的生活圈和生活需求,完全不看重城市和薪资是不现实的,但是在当前如此糟糕的经济环境下,有一份工作已属不易,此时把城市和薪资放在首要考虑的位置是非常不合时宜的。
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谈城市和薪资?当你手里有2-3份offer(甚至更多),而且对于自身有很明确的求职方向时,你才有资格考虑城市的选择和薪资的高低
5.请做好面试前的信息储备
太多的候选人,好不容易通过了网申环节,面试环节刚一张嘴,就是开口跪的节奏
面试前,请深度思考,准备下面这些问题:
(1)你了解目标企业的文化,产品,用户和竞争对手吗?。你打听过目标岗位的日常和工作节奏吗?
(2)你估计目标岗位的指标都有什么?如果让你负责XX指标,你会怎么管理?·你英语流利吗?可以用来沟通具体的问题吗?
(3)你的过往经历和目标岗位有多匹配啊?
(4)面经里的问题有没有都过—遍?
……
诸如此类,请在求职的时候,明确每家企业的面试的基本环节和XX种是问方法,并针对性准备和复盘,不要觉得面试的时候不会遇到,侥幸心理只会让你跌得更惨。
以结果导向的思维做好面试准备,以平和的心态面对挑战,才可以做到以不变应万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