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以后没有时间学习提升,年龄大了以后危机感严重,怎么办?
职场中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在有限的精力中是该精进还是该多面?很多人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
我曾在混沌大学听过一堂课,主讲人是斯坦福大学物理系终身教授张首晟老师。他虽不是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但拿到了非常多的基础物理学的世界级大奖,甚至与霍金同台领奖过。
张首晟是专注在物理学科下材料学的大牛,在专业上非常“精进”。但与此同时,他也有一个习惯:每一次上飞机之前一定会下载一门与物理学完全没有关系、从未接触过的课程,随后在飞机上学习。这个习惯,让他大大拓展了对其他学科的广泛且多面的了解。在学术研究之外,张教授也开始做投资,组成了一个团队,还成立了一个基金。现在,他既是斯坦福大学的教授,也是投资人。
之所以举这个例子,是想告诉大家:精进和多面有时候并不矛盾。当然有人会说:“因为张教授是一个特别厉害的大牛,所以他能做得到,我们普通人可能不一定做得到”。其实不是这样,能不能做到只是我们观念上改变的问题。
一切的前提是你要有所精专,一定要优先提升专业技能。这个是立足之本,是职业发展的基础,否则会很快遇到职业上的瓶颈。当然,如果只有一门技能,在如今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风险确实很大。这也就要求我们在正常工作生活中利用碎片时间学习,借助一些工具拓展眼界和知识面,触发不同的知识点和领域,增强对大趋势、整个社会变化以及技术发展的感知力。特别是互联网技术,计算机语言的变化非常快,最好在保持本职工作专业的同时,继续学习其他技能。
对职场人来说,对大趋势的感知力和判断是非常重要的,而这种能力仅仅依靠专注自身掌握的技术并不够,还要不断拓宽知识面、涉足不同的知识领域才能增强你对大趋势的判断力和感知力,也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你定位下一个要精进的目标。
当你熟练掌握一个技能,并且该技能被自己和市场认可后,才能去选择另一个。所以,精进和拓展并不矛盾,但要分好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