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证制作简历的安全性和流畅性,建议您使用Chrome浏览器进行访问
miracle- 吉比特·HR
APP 内打开
21
16
33

学历和能力在 HR 眼里哪个更重要?

身为一个已经“骗”了三年人的HR,看过的简历没有5万也有3万(没夸张,我们公司招聘需求真的有这么多大),自己也经历了从“勤快”到“懒惰”,从“积极”到“消极”的过程转变。也许我自己的这个转变过程就能回答你的问题。


刚毕业还是个小透明的时候,简直心比天高,以至于我第一家在的那个分公司,到现在他们在用的结构化面试、无领导小组面试的题库,都还是我出的。那个时候,我很在意自己的工作成果,能否通过有效的几轮笔试面试,选到适合岗位的人才,怎样去优化流程,提高效率,都是我在思考的问题。我不愿意用学历把人都卡掉,我相信哪里都有金子,那个时候我的原则是,只要简历不是稀烂,我都会给个机会来见一见,万一他有料呢?


第一个转折出现在我入司3个月的时候,第一次向领导汇报校园招聘成果,前期我精心筛选了将近20个毕业生,自认为在基本素质、面试表现方面都没问题,待到领导一点头,我就发offer庆功了。然后估计大家也猜到了,汇报前我的材料是要给领导先看的,在我汇报前,领导直接把我的汇报人数减到了拟录用7人,备用3人。没错,10个全是985/211,丝毫没有问过我其他人的表现如何,素质亮点在哪。我能怎么办?争辩啊,据理力争啊。为什么把我两三个月的成果就这么否定了,如果你们真的是择优录取的话,是不是应该先听听我的意见,谁表现好、谁表现不好、谁的优势劣势是什么、在学校的活动、实习经历什么的 。没有,这些都没有,直接就学校档次,全给我卡死了,抗辩无效。


有了第一次,当然就有第二次、第三次、第N次。我对面试和经历的重视,不仅没有得到领导的肯定,得到的评价反而是工作不得要领。在领导眼里,高学历、好学校,就意味着在优秀的概率上,他就高于低学历、一般院校,明明公司简历库里不缺这种大概率优秀的人才,何必要去浪费时间从优秀率较低的人里去寻找。


在一次又一次的“对抗”中,我发现我自己竟然渐渐接受了这个观点。我原来有时间面试所有的人,是因为我是小透明,我不用干别的事,我可以一门心思的去发掘人身上的一些特质。随着自己工作时间增加,身上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多,我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挨个发掘候选人的素质,我需要一种能够在单位时间内获取更多合适人的手段。好了,听到这里,大家是不是知道我下面想说什么了,我开始在实际工作中慢慢重视起了学历学校。我到现在都不否认,什么样的学业背景都有优秀人才,有些人可能真的只是不擅长考试而已,但是,好学校里,这个学生能接触的老师、同学、学术培养、活动层次,都是高于一般院校的,在这样的环境中,培养出来的人,优秀的概率,是要比一般院校高的多。顺着这个思路延伸的到社会招聘,好学校的人进入了好公司,好公司内部的培养体系更完善,流程更规范,接触到的面也更好一些,这是一个逻辑很通顺的循环。


再后来,我调到了上一级公司,依旧是负责招聘,不同的是,我除了要管我本级的招聘,还要统筹和审批下级分公司的招聘。在这个背景下,我能具体深入到每个人的面试中花的精力就只会更少,我更多的依靠招聘工具、外部猎头、以及看这个人的学历和工作背景,来形成经验的判断。


什么是一个人的能力?能力是解决问题的水平。我作为一个统筹大几千人公司招聘的HR,我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金融业离职率高企的情况下,保证公司员工队伍数量和素质的双“不下降”,而不是某个候选人是否适应这个特定的岗位。朋友换位思考下吧,看看我一个HR思路的转变历程,可能你会有点感觉。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25日
用户头像
我来说两句…
共 16 条评论
vanitas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2届
现在好好学习也来不及了,只能好好努力考个研了,希望今年考研顺利
2020年12月26日 回复
miracle- vanitas: 加油加油加油!
2020年12月26日 回复
STOP 格拉斯哥大学·2022届
有时候感觉很多公司有好面子的心态,团队里基本都是985的话,所以招人尽量还是以985为主
2020年12月26日 回复
miracle- STOP: 确实可能会这样的
2020年12月26日 回复
李明阳 华中师范大学·2022届
如果将来有孩子了,我一定会好好教育他,好好学习,尽可能考个好的学校,倒不是因为有多功利,而是希望他选择的空间要更大更多一些
2020年12月26日 回复
miracle- 李明阳: 不要强求啊……
2020年12月26日 回复
虫虫 南京邮电大学·2022届
现在比较后悔的事,是当初没有好好学习
2020年12月26日 回复
south004 北京林业大学·2022届
名校出身确实很吃香,我上一场面试的时候, 跟个清华的哥们一起,面试官对我俩的态度明显不一样……
2020年12月26日 回复
miracle- south004: 诶,对手太强了,但是HR这样做,有失水准
2020年12月26日 回复
lusi lalala🐰 青岛大学·2022届
思路是正确的,当公司逐渐形成以985为核心的团队时,对企业影响,对以后985学生的关注度来说,都是好事
2020年12月26日 回复
ghosts999999 中国海洋大学·2022届
其实现在公司招聘,也是要看供需关系的,有些公司很好待遇很优秀,自然是不缺人的
2020年12月26日 回复
抹茶味的小口袋 上海师范大学·2022届
确实,好的学历在有些公司的机会面前,是一道门槛
2020年12月26日 回复
李明阳 华中师范大学·2022届
虽然有人看了会有点难受,但这个HR说得确实是实情
2020年12月26日 回复
miracle- 李明阳: 明白人
2020年12月26日 回复
蜉蝣ゃ 上海外国语大学·2022届
学校是一方面,学历也是一方面了
2020年12月26日 回复
Abruzii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23届
现在找工作就像结婚一样,越来越看“条件”
2020年12月26日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