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后读研,现在以应届生身份找工作,却被几乎所有公司拒绝,该怎么办?
本质在于:你有什么,能给企业带来多少价值,能否让企业看到并愿意相信你的潜力。30岁了,难道你能拿得出手的仅仅是这个研究生学历?只看到年龄的短板,难道没有挖掘自己身上比其他应届生有的更多优势?已经工作了几年,哪怕专业行业不同,这些职场经历多少给你带来了通识能力、做事方法、心智思维的领跑优势,
所以,你现在的关键在于:能否快速把经历转化成经验,把年龄危机转化成资历沉淀,然后把这些叠加到求职中。
具体如何做:
1、复盘经历。
虽然行业专业不能直接迁移,但职场更看重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做事有结果的能力。可以在之前几年的工作中梳理出3-5件成就事件,在事件中重点提炼求职企业所需要的重点能力,会讲故事,是找工作时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
2、整理资源。
已经工作摸爬滚打这么多年,不能只依靠大海捞针式的被动求职,多用点主动出击的技巧。弱关系在求职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你能发知乎上热搜问题,也可以去链接目标企业和人脉呀!
3、调整求职方向。
高效的求职在于“优势叠加+经历叠加”,你有材料相关的几年经历,可以不必先完全脱离这个行业,比如:选择 材料相关行业+商务相关岗位,既把你之前的工作经历用上了,又用上了你现在硕士的专业,企业甚至愿意给你一个比应届生更高薪的待遇。哪怕你不喜欢材料行业,有个商务这个岗位的2-3年积淀,再跨行业跳同岗位也是很容易实现的。
抛开所有经历、一切从0开始 的逻辑一开始就是错的! 要在原有优势和经历的基础上,上台阶、跳格子,而不是回到一楼从0台阶起步。
4、改善求职方法。
求职成功有3个因素决定:简历通过率、笔试通过率、面试通过率。先判断自己哪个率最低,你这个情况很好改善,因为问题就出在面试通过率。那就重点改善面试。
如何改善?面试多了你会发现,企业问来问去关心的无非是那几个问题,对你的“迟疑”和“拒绝”看起来是因为年龄,其实是因为你的年龄并没有给他们这个年龄应该有的价值和期待。再说一遍:年龄不是问题,经验才是。当你把注意力集中在经验的差距提升上,这件事就没那么难办了。
《当幸福来敲门》里男主角不止30岁,完全没有金融经验,但最终成功应聘到了交易所股票经纪人的角色,他的方法和心态很多都可以去学习,但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他并没有给自己设限,没有因为自己30+了,就觉得是年龄限制了自己。
5、优化求职话术,尤其是“关于年龄的描述”。
既然面试官在意你的年龄,不如把这个问题准备充足、说透彻,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准备好一套话术:
大方承认自己的年龄劣势,但是重点从正向来解读自己的优势,梳理好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为什么在二十大几的年龄选择重新读书?
——诚实坦然的总结过去几年工作的积累。虽然之前也做的不错,但不是自己毕生想要发展的方向,职场还有三四十年,完全来得及转向,不给自己留遗憾。
——自信笃定的展示自己的优势和兴趣。比如自己的优势在于沟通、谈判、交流等,更适合做“商务/市场…”,并举例子证明自己为什么适合。
所以,选择用一个新的学历作为起点重新转变岗位。
第二,为什么自己比其他年龄小的应届生有优势?
——经验优势、行事与心智的成熟、不会更跳脱理想化,选择更慎重,可以更踏实的待在一家企业持续发展奉献……